第(3/3)页 剧组这么运行了两三天,所有人都服了,整个剧组的运行方式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一样,一丝不苟,和计划表上几乎差不多。 当然,也不可能真的分毫不差的,只能说是几乎差不多,剩下的一些小差别是完全可以克服的。 人的情绪是很奇怪的东西,如果大家一开始就信任宁越,那也只会拿出正常的工作态度好好工作罢了。 可是经历了从不信任到拜服的过程,所有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地去拼命了,既然连这么不可思议的拍摄方式都能行,那这个剧组还会不成功吗?信心一旦大增了,工作效率自然就成倍地提高了。 就连陆璐心里都有些佩服宁越这个自大的家伙了,这种算无遗漏的布局给人带来的震撼不是一般的大。 宁越这样做除了能够大大地加快剧组进度,还有另一层好处,那就是方便培养像陆璐这样有潜质的新人。 娱乐者们太习惯在细节上钻研了,换言之,其实就是各干各的。 比如编剧的工作就是弄好剧本,他们会很乐意去精雕细琢某个情节,却不一定关心这个情节演员们演得怎么样,布景适不适合,化妆到不到位等等。 宁越要改造出一批真正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出来,就必须逼迫他们放弃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,学会像宁越一样去思考。 这份计划表正好起到了这样的效果。 透过计划表,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别人在做什么,是怎么做的,他在剧组里起到了怎样的一个作用。 计划表的妙用在于,你会发现你了解别人越多,你自己工作起来越方便。 宁越不可能强迫别人去像他一样,从全局思考,只有让他们发现这样做有实实在在的好处,他们才会自觉去做。 第(3/3)页